国家教学成果1项,省教学成果12项,省教育科研成果奖2项,省社科成果6项;立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,省部级课题109项,市厅级课题248项,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及社科成果数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;公开发表论文2538篇,其中C刊30篇,全国中文核心145篇;分别出版教材212部、专著45部;近五年各类培训累计达248802人次,年均将近50000人次……,这是我校依托办学特色、对接服务地方经济、打造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品牌的目标,不断扩大科研投入、强化产出的成绩单。
近年来,学校成立了湘菜研究所、湘旅研究所、长沙市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、现代金融产品研究中心、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,同时布局了包括湘菜产业学院在内的6个产业学院,组建了“乡村振兴研究中心”“红色文化育人研究院”等研究与服务平台,打造了8个省级名师大师工作室,持续安排教师驻点吐鲁番职院、对口帮扶西藏职院等6所院校,选派干部驻村帮扶浏阳市官桥镇苏故村乡村振兴工作,产出了系列服务成果,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,通过党组织结对共建、技术下乡、消费帮扶以及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产出,淬炼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品质。
“智库”导向,服务地方
2021年,学校筹建并挂牌成立“乡村振兴研究中心”,围绕助力一批职业院校发展、实施一批乡村振兴项目、形成一批乡村振兴研究成果,经过3-5年的努力,逐步构建起学校“湘菜”“湘商”“湘旅”服务乡村振兴的高地和社会服务品牌,成为省市及区县人民政府在乡村振兴问题上的决策参考智库,打造出一支研究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、创新解决“三农”问题手段的队伍。
平台的打造,催生了一批较具影响的研究成果。编辑出版了《2020年度湖南省湘菜产业发展报告》等7本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及相应产业服务政府政务咨询决策报告,主笔或参写的《专家献计打造高水平农博会》等3项内参报告、提案获省市主要领导批复,出台了《活动管理职业技术要求》(T/CCPITCSC079)等4项行业标准等。
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是长沙市创建乡振兴示范市的主要抓手。学校组织相关教师,以驻村帮扶苏故村乡村振兴为契机,成功立项长沙市社科联“强省会”课题《长沙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研究》,现已进入结题申报阶段。课题组以长沙市域村庄为研究对象,聚焦“经济发展、乡风文明、生态环境”三大命题,从“宜业兴村、宜文 强村、宜居乐村”三个维度以及三位一体协同发展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开展系统研究。课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,尽可能用数据说话,开展比较研究,着力为“强省会”战略实施建言献策,为省会长沙乃至全省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“长沙样板”。
“扶智”导向,提质帮扶
对口帮扶工作,是我校持续推进的重要工作。近年来,学校通过选派干部和骨干教师、创建分校等多种形式,分别对怀化商业学校、凤凰县职业中专、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和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对口帮扶工作。
我校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签订“院校联专业”帮扶协议和“红石榴”· “1+1”湘吐同心工作室协议,成立两校“1+1”湘吐同心工作室。学校以结对帮扶的方式,对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润疆实践、红色思政教育、治校治教内涵、教育教学能力、师资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帮扶,助推吐鲁番教育高质量发展。自学校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,教育援疆成果初显。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导游服务技能竞赛实现了“0”的突破,2021年获得省赛一等奖1项等四项奖项;20门旅游大类专业课程标准通过审定;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申报成功。
学校湘菜学院怀化分院在怀化商校挂牌成立,是为精准对口扶贫、实施“政行校”帮扶新模式的发展战略,紧密对接怀化“一极两带”和“一个中心、四个怀化”发展战略,大力培养适应怀化旅游强市发展思路的湘菜产业人才,辐射带动湘西片区乃至武陵山片区餐饮行业人才培养,助推区域产业发展。
我校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号召,成立乡村振兴研究中心。2021年5月,我校又对口帮扶浏阳市官桥镇苏故村,选派选派科研与发展规划处的副处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,开展为期2年的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。
我校湘菜学院党总支(湖南省党建标杆院系)、艺术设计专业党支部(全国样板党支部)等党组织结合专业特色,通过多次深度现场调研,找准苏故村发展的痛点、难点问题,逐项逐策,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。艺术设计专业党支部为苏故村视觉形象设计研发、文创产品设计、农副产品包装设计等;湘菜学院以当地食材为基础,研发新菜品等;湘旅学院为苏故村开展旅游推介活动,形成了较高品质的且广为流传的流媒体宣传作品。
“项目”引领,助力振兴
苏故村于2016年完成省定贫困村脱帽,同时结合村域优势资源,启动乡村旅游建设工作。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步开启了苏故的快速发展之路,通过资源外租、农庄自营等项目,苏故村于2017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,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接近百万大关。然而,过快地发展没有很好地解决好土地问题,起——落漂点、苏故农庄、垂钓基地、游客中心等均因涉嫌触碰到土地红线,地面建筑全部撤除,或废置、或重建,给苏故村带来了沉重的村级负债。
在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浏阳市官桥镇苏故村工作中,帮扶工作强调“扶智”导向,通过“项目”引领,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,编制《浏阳市官桥镇苏故村村域旅游整体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是学校举“三湘”(湘菜、湘旅、湘商)及相关部门之力,为苏故村的发展重点推进的帮扶项目。
作为驻村第一书记,我校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朱明松通过现状调研,初步掌握了苏故村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,明确了苏故村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求,并以书面报告形式及时向学校汇报。学校组建专业团队入村实地考察,编成6万余字的苏故村总体旅游规划。如今,苏故村观光火车、露营基地等项目均已依托《规划》落地运营,苏故村已成为新的“网红”打卡地,游客已增长近40%,自6月份以来单日游客接待量最高突破2000人次。截止今年7月,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。
经过为期11个月的走访调研、上百次线上线下研讨,《浏阳市官桥镇苏故村村域旅游整体规划》于2022年6月完成评审工作并正式交付苏故村委。近7万字、“一心一带三区”、十大特色旅游项目、33个建设任务……,为苏故村描绘了前景可期的近远期蓝图。
近期,学校以《规划》编制为突破口,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、基础教育、技术培训、消费帮扶等方面铺排了一系列帮扶项目,这些帮扶活动不仅着眼于当下,更是立足于长远,如学校在苏故村挂牌“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研学基地”,同时与苏故村以村域内原保华村部、苏故农庄为基础联合打造“苏故研学基地”,成为学校持续帮扶村域发展的重要发力点。